3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青年博士学术报告会。报告人为郭建斌博士和杨朝霞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贾淑品教授,山西大学哲学学院陈治国副教授作为与谈人参加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伟副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郭建斌博士分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报告。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就每个阶段的建设概况进行了总结。而后,郭建斌博士就何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定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尚需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和课程的关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话语体系的建设;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的学科化;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内外部的关系等。
杨朝霞博士则以“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哈特和奈格里的共产主义思想的透视”为主题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杨朝霞博士基于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哈特和奈格里的共产主义思想在共产主义思想史的定位、理论渊源和实践渊源、明晰了哈特和奈格里的共产主义思想的三重视域,在此基础上凝炼了他们的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虽然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出发构建了的共产主义思想,但最终哈特和奈格里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导致他们的共产主义成为空想。尽管如此,杨朝霞博士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我们仍然可以揭示哈特和和奈格里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意义。具体而言,哈特和奈格里指出了“共同性”生产资料对于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性,指出了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帝国”的变化和政治主体的网络化、多元化特征,对于全球治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与会专家和师生认为,郭建斌博士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探讨极具启发,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当前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未来需要加强的方向;同时,对于杨朝霞博士的报告,与会专家指出,哈特和奈格里的思想丰富,仍有待挖掘,特别是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需要得到进一步明晰。本次报告会为全体师生奉上了一场难得的思想盛宴。
责编:张浩鹏
二审:邓 韬
三审:王利花
山大马院文瀛求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