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快讯
【学院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快讯
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工作坊顺利召开
2022-12-08

12月4日,第二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工作坊顺利召开。会议由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湖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了本届工作坊。

主旨演讲环节,由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瑞林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冯颜利研究员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体会,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贡献。他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中国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精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升到了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要把握好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臧峰宇教授指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要义,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其中守正创新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造中得到了深刻表达,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人们喜闻乐见,并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付洪泉编辑、山西大学学术期刊社赵斌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张艳涛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王虎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刘志洪副教授、吉林大学罗克全教授、中山大学林钊教授、南开大学齐艳红教授、山西大学刘秀、王红婵老师分别作了发言。湖北大学熊友华教授、山西大学李伟副教授、邓韬老师、许敏老师与发言专家进行了交流讨论。

张艳涛教授强调,我们当前面对的现实任务是如何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匹配的中国话语体系。他指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既关涉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还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因而,希望越来越多的学者能够关心、关注与重视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王虎学教授详细阐述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涵,并指出“两个结合”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一体两面、相互贯通、辩证统一的整体。罗克全教授梳理了历史进程中人的解放方式,并从背景和内容两个方面对如何从“人的解放”这个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展开论证,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前提的个人解放。刘志洪副教授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点在于既超越过往的现代化,又超越一般的现代化。它不仅是时间在先意义上的新,而且是在发展程度或者说发展境界上的新。林钊教授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必须处理好不可跨越与必须跨越的关系,即唯物主义与实践论的关系,这不仅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可促使“跨越卡夫丁峡谷”命题由理论假设变为历史结论。齐艳红教授细致论述了社会主义平等主义如何消除自由、效率与平等不同价值之间相互冲突的困境。刘秀老师、王红婵老师则分别考察了马克思思想中所蕴含的“劳动所得”与“劳动应得”之间的辩证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之后的分组报告环节,教师论坛与研究生论坛分别分四个阶段进行,来自黑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就“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毛泽东思想的贡献”、“当代国外左翼学者的社会主义思想”等议题作了精彩的发言。分组点评专家与各报告人进行了中肯、建设性的交流。

最后,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昝剑森教授作了会议总结发言。

撰稿人:解佩鸽 李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