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增进与全国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学术交流,本栏目将不定期推出我院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本期推出刘晓哲教授的《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一文,该文于2018年4月24日发表于《山西日报》理论版。
刘晓哲,女,中共党员,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批课题组专家、山西省首批“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高校131领军人才。
正文: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可贵品质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是山西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所遵循的重要原则,更是进入新时代山西广大党员干部应牢牢掌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坚持、传承、借鉴中形成的共产党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增强忧患意识:“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他反复告诫党员干部,要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居安思危,凡事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并判断其发展趋势,忧患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清醒认识、准确把握和科学预见。历史总是螺旋式上升,在我们事业发展过程中,既有高潮、也有低谷,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既有和谐稳定的大局,也存在各种风险隐患。正是这种植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忧患意识,成为我们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事业前进的重要思维方式。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承继。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要。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蓬勃,我们充满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历史反思、以史为鉴的清醒与冷静。
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吸取和借鉴。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4年之久,社会主义建设曾取得辉煌成就,在20世纪世界舞台上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迅速垮台,这样的教训触目惊心。我们党是有8900多万党员、近70年执政经验的大党,必须深刻吸取和借鉴苏联的教训。
●山西由“乱”转“治”、由“疲”转“兴”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山西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浴火重生的五年。特别是2016年6月底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大力支持下,省委提出“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转型发展和管党治党两促进,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指出,山西政治生态已经由“乱”转“治”,山西发展已经由“疲”转“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提出的五项重大任务,推动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全省人民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中焕发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这种大好局面下,省委坚守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保持清醒和冷静,提出要“治”不忘“危”、“兴”不忘“忧”。
由“乱”转“治”、由“疲”转“兴”不易,而“治”不忘“危”、兴”不忘“忧”更难。乱与治、疲与兴是一对矛盾;治与危、兴与忧也是一对矛盾。之前一段时间,山西遭遇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经济发展低迷徘徊,但是在乱与疲中蕴含着治与兴的希望,山西人民没有失去信心,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山西的关怀支持,有省委的坚强领导,山西人民奋力拼搏,终于实现了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的历史性转变。但治和兴中又潜藏着风险:从政治生态来说,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履行“两个责任”上仍有差距,一些党员干部要么有自我满足、松气歇脚的思想,要么有等待观望、爱惜羽毛的心理,要么把干事创业与正风肃纪反腐割裂开来;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远未从根本上解决,全省尚有144.2万人需要脱贫,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新要求。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性判断和冷静思考,省委提出,我省在改革发展、社会稳定、意识形态、安全生产、公共安全、自然灾害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风险隐患,要靶向聚焦抓重点,多措并举补短板,合力攻坚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山西的坚持和运用。
●新时代山西广大党员干部应牢牢掌握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的重要论述,既要准确理解、更要深刻把握其蕴含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踏上山西转型综改、创新驱动、全面小康、振兴崛起的新征程,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过硬”,准确把握要求、牢牢守住底线。
维护核心,守住政治底线。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就必须守住政治底线。维护核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牢固树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尊崇党章,守住纪律底线。我们党是靠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政治纪律,尊崇党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做到党章中规定的“四个服从”,尤其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是党员干部必须守住的纪律底线。
应对风险,守住担当底线。对党员干部来讲,看不到风险挑战不算担当,应对不了风险挑战也算不了担当。必须保持“眼明心亮”,对各种风险心中有数;善于“釜底抽薪”,从源头化解风险;精于“破旧立新”,提出破解矛盾的新举措;注重“建章立制”,健全风险应对机制;坚持“抓早抓小”,把风险管控在萌芽状态。
清正自持,守住廉洁底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要求山西党员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彻底消除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危害和影响,努力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山西作为试点省份,更应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高自我净化能力上走在全国前列。山西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警醒“代价不能白付、教训必须牢记”,时刻守住廉洁底线,持续保持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和创业环境。
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才能攻坚克难、开拓转型综改新局面,谱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
山大马院文瀛求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