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拼音字母排序

F-I

郭建斌

2025-03-06信息来源:



姓名 郭建斌

职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1. 思想政治教育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兴趣领域

1.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2.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3. 教育基本理论

4. 教育哲学

电子邮箱

guojianbin6@163.com

通讯地址

030006 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简介

郭建斌,男,199010月生,山西闻喜人,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教育学报》《高等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7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0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著作4部。

教育背景

2017.9—2020.6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2014.9—2017.7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

2010.9—2014.7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科生

最高学位

2020.6 山西大学哲学博士

工作简历

202412月—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219月—202412月 兼任2021级硕士研究生辅导员

20216月— 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13月—202211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副主任

20208月—202411月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部分学术兼职

教授过的部分思政课程

思想道德与法治(本科生公共必修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科生公共必修思政课)

形势与政策(本科生公共必修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硕士生公共必修思政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生公共必修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

发表论文及专著

论文:

[1] 郭建斌.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思考[J].新课程,2015638.

[2] 郭建斌.由“培养什么样的人”到“培养人的什么”——论教育目的的教育学转向[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6114-116.

[3] 郭建斌.论教育学的生成路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3108-110.

[4] 于若凡,郭建斌.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在中国的回顾与展望[J].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2-88.

[5] 郭建斌.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1-4.(该文的核心部分被《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3-17)转摘)

[6] 侯怀银,郭建斌.“高等教育”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6421-26.(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被《新华文摘》201624期摘编核心观点)

[7] 郭建斌.由“教育学中国化”到“中国教育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741-5.

[8] 侯怀银,郭建斌.民国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8195-104.

[9] 侯怀银,郭建斌.现象学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8659-66.

[10] 郭建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生关系研究[J].终身教育研究,2018240-43.

[11] 侯怀银,郭建斌.民国时期教育学教材中的“儿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621-27.

[12] 郭建斌.“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中外学者论坛”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88194.

[13] 侯怀银,郭建斌.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基于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著作和教材的考察[J].教育史研究,20192108-126.

[14] 郭建斌.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反思[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92114-122.

[15] 郭建斌.论作为评价的教师反思[J].新教师,2020112-14.

[16] 郭建斌.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及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288-12.

[17] 郭建斌,侯怀银.后疫情时期社会教育的责任[J].中国成人教育,202147-11.

[18] 郭建斌,侯怀银.中国共产党教育学思想百年发展历程及启示[J].中国教育科学,2022222-32.

[19] 郭建斌.评《共和国教育学70年》丛书[J].教育科学探索,2022497.

[20] 郭建斌.基于教育质量形成的“评价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22484-90.

[21] 郭建斌.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的历程、成就和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53-9.

[22] 郭建斌,侯怀银.近十年我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进展、问题和趋势[J].终身教育研究,2022513-19.

[23] 郭建斌.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概论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2022661-69.

[24] 郭建斌.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83-9.

[25] 郭建斌.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湖北社会科学,20231223-31.

[26] 郭建斌,申思淼.试论思想政治教育[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24352-55.

[27] 郭建斌,申思淼.新时代我国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述评[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4718-24.

[28] 郭建斌,侯怀银.建设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教育学[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4639-45.

著作:

[1] 侯怀银,等.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参著)

[2] 侯怀银.新时期教育史纲(19782018[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参编)

[3] 郭建斌.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4] 侯怀银,等.当代中国教育学教材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参著)

课题研究

主持2016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社会的高等教育责任研究”(2016SY010)。

主持2018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2018BY034)。

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2017年度大学生招标重点课题“‘生命·实践’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持2021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2021YJ062)。

主持2024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2024QN009)。

奖励和荣誉

20167月,被评为山西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611月,获宝钢优秀学生奖学金。

201612月,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76月,被评为山西大学二〇一七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山西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89月,论文及发言在“第一届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博士生论坛”中获优秀奖。

201812月,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05月,被评为山西大学优秀研究生。

20206月,被评为山西大学二〇二〇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山西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1年,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27月,被评为山西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2212月,获山西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案例库评选优秀奖。

20235月,获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238月,获山西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2311月,著作《玛克辛·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获2022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2312月,被评为山西大学2022-2023学年“优秀辅导员”“十佳辅导员”。

202454日,获山西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202412月,获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