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胡建民 职称 副教授 |
研究方向 1. 思想政治教育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兴趣领域 1. 党建工作研究 2. 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 电子邮箱 hujm-206@163.com 通讯地址 030006 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简介 胡建民,1966年1月生,山西稷山人,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山西大学副教授。曾任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和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思政部人文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
教育背景 2004.07--2006.06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 1982.09--1986.07 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
|
最高学位 2006.0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
|
工作简历 2014.06--现在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 1994.09--2014.06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思政部 讲师、副教授,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人文教研室主任 1996.09--2000.07 兼职共青团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山西电力职工大学分团委书记 1986.07--1994.09 山西电力职工大学 党办秘书、后勤支部书记、基础部助教、讲师
|
教授过的部分思政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科生、专科生公共必修政治课)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科生、专科生公共必修政治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本科生公共必修政治课) 形势与政策(本科生公共必修政治课)
|
部分出版物 1.胡建民,《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消除社会“潜规则”》,《社会科学学报》,2007,19(6):12-15。 2.胡建民,《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思考》,《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2):87-88。 3.胡建民,《新时期如何发挥好教师的育人功能》,《社会科学学报》,2005,17(5):52-54. 4.胡建民,《从诚信缺失反思高校德育教育》,《电力学报》增刊, 2005:12-14. 胡建民,《论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50-52. 5.胡建民,《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我见》,《运城学院学报》,2004,(4):100-101. 6.胡建民、王毅敏、段兴民,《由管制到竞争,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选择》,《生产力研究》,2003,(4):199-201。 7.胡建民,《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世纪之交的重要决策》,“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大型学术会议,2002.06,会议论文集:70-073。 8.胡建民、赵琴莲,《论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电力学报》增刊, 2001:12-14。 9.胡建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电力学报》增刊,1999:72-73. 10.胡建民,《成人高校德育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电力学报》增刊,1996:36-37。
|
课题研究 1. 《晋缘电力党建工作实践性研究》,主持人,校企横向课题,2021.5—2022.2。已结项。 2. 徐方、胡建民、高平、段晓红,《“大学人文”课程的品牌打造》,高教研究项目立项,2004.8—2006.2。
|
奖励和荣誉 奖励 徐方、胡建民、高平、段晓红,《“大学人文”课程的开拓性实践与品牌打造》, 2008年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荣誉 2019年3月,入选2018年度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 2016.6年山西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4.6年山西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1.6年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2009.6年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2003.9年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优秀教师 2002.9年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师德师风先进个人
|
山大马院文瀛求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