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瀛学思
【文瀛学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瀛学思
文瀛学思︱一个观念的旅行故事 ——《到芬兰车站》读书感想
2017-04-11

    编者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有一群年轻学子,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他们喜爱阅读、勤于思考,他们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尽管他们现在还默默无闻,但他们将会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或许他们的文字还显得稚嫩,但他们将会是时代智慧的记录者、书写者、创造者。从本学期起,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不定期推出我院博、硕士研究生的读书笔记、理论习作、学习体会等文章,期盼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理论大家的指导。

    作者简介:肖慧,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一学生,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她在“唯物史观研究”课程学习中的读书感悟。

一个观念的旅行故事

——《到芬兰车站》读书感想

    读这本书,社会主义的过去就犹如一幅由远及近、又或者是气势恢宏的长卷,河出伏流而一泻汪洋,一幕幕场景,一个个角色走马灯似登场,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里有社会主义的起源者,巴贝夫浩浩荡荡的答辩书,有马恩的革命友谊和共同创造历史,也有跑龙套的拉萨尔、巴枯宁,以及最后列宁的突破,也就是列宁登上那列穿越中欧和北欧到芬兰车站的那一历史时刻。不同于那种平铺直叙的史学书正儿八经的讲述政事,这本书以激情澎湃的基调,哲学与艺术相互杂糅的手法,用文学气质去包装历史,而节奏和尺度都是恰到好处,继而用作者擅长的评论叙事,以变化多端的叙述手法,不时地征引轶闻与趣事,随处穿插细节和场景,将本身置入历史当中,把读者引入到一种求索与思辨的境界。我想,这也是威尔逊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者必读的一部作品。这本书还被2014年“深圳读书月”的“十大好书100本初选书目”所收录。进入到《到芬兰车站》的意境之后,你会发现,你不仅在阅读历史,也在与现实对话。

    首先,允许我对题目作一个解释。《到芬兰车站》---副题:“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所以《到芬兰车站》并非是字面意思上实际的沿途旅行以及所见所闻或者最终抵达的景区是芬兰车站。而是正如江弱水为《到芬兰车站》写的推荐序:是一个观念的旅行故事,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读一部著作,它的序言或者是推荐序是必须要看的,如果说目录为我们提供了框架骨架,那么,推荐序和序言就能为我们简练的提炼出作品的心脏以及对肌肉的补充。在1971年的序言中,作者介绍了本书想要探讨的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如何形成,一个基本的“突破”如何发生,以及现阶段人类历史如何因而产生重大变化。这无疑已经为我们的阅读简要的提供了导向。大体浏览目录,会发现这部著作所具有的文学性或诗意化。不是直白地说维柯、马克思,等等,而是用富有诗意的词语将主谓宾连接在一起,在目录中勾起读者的吸引力。

    其次,就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我们读的几点原因,也是这部著作给我启发的地方,简单陈述一下:

    第一是社会主义的起源和产生。这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初学者应该掌握的必要的知识积累。

    文章的主线是从米什莱发现维柯以及米什莱写 《法国大革命史》开始→巴贝夫的答辩书、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行动者:拉萨尔、巴枯宁→列宁、托洛茨基的社会实践以及列宁在1917年4月返回到芬兰车站为终结。在文章整体上,就是从这些历史学家、思想家入手,结合所有人物的生平,身世,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以及遭遇等,介绍思想历程。那么人物的成长也是思想理论的成长,理论随着人物的成长而不断成熟。总归一句话:《到芬兰车站》就是运用这种历史与文学杂糅的方式去探讨社会主义这一观念如何在长时期纷繁杂乱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以及之后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中的重点,也是社会主义的起源和产生。从巴贝夫的答辩书开始作为社会主义的起源。首先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也提到过,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阶级状况和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而本篇是通过他的不成熟的答辩书开始,巴贝夫批判1795年所颁布的宪法,表明社会主义主张,提出当时法律规定的自由、平等博爱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人民的权利被践踏,所以人民应该反抗,应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等等这样的设想,但是最后还是没有通过,被判了死刑。之后,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圣西门的阶层制度、以及傅立叶和欧文的理想社区。虽然都带有社会主义的主张,但是由于当时不成熟的革命所伴随的也是不成熟的理论,所以他们的主张都带有空想的色彩。

    随之,出现了辩证法的理论基础,继而引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马恩会面开始写起,到马恩共同参与创造历史以及书写历史,来论述马恩对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历程。作者运用马恩的身世与其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联系,去阐释历史与人物的交集,比如从马克思的犹太背景赋予他的道德洞察力写到他在伦敦的住所里刺鼻的烟草味和三条腿的椅子。通过这样的生活际遇来侧面烘托马克思的天才思想以及不平凡的人生。

(马克思故居 )

    之后是马克思与《资本论》。文章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叙述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的写作,这期间马克思在英国度过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生活的拮据让他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底层人们的悲惨。随之,马克思运用商品理论和严密的逻辑分析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最终发现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论》最成功的不只在于说是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而是在于他的科学的抽象的研究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叙述方式。读这一章,威尔逊告诉了我们所知道的理论背后的故事,或者是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社会的进步,或者是雇主的丑恶嘴脸以及工人所生活的污秽环境。

   这里说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在英国伦敦,可以说是见证马恩友谊的时刻,马克思的拮据生活让人读来感到心酸。此外,恩格斯是马克思理论的补充。

    马恩将空想社会主义变为了科学社会主义。随即,便出现了一系列的实际行动:第一国际的建立。也就是历史的行动者:拉萨尔和巴枯宁实践的小修小补,随后在列宁的时代达到了高潮。

    第三部分是历史的行动部分。列宁作为革命大导师,在1905年,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最终武装起义的失败,使得列宁又回到了流放的路途,而列宁亲密的朋友托洛茨基后来继承列宁的理论逐渐崭露头角,直到1917年初,沙皇被推翻,四月,流放十多年的列宁终于抵达芬兰车站开始新的革命,完成了理论到实践的升华,从写作到达了行动这一历史点。

    第二,学习一部著作,我们不光是要掌握知识层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去掌握作者的研究方式和叙述方式,然后转化为自己学以致用的研究、叙述方式。

    研究方式:从具体到抽象。这篇作品是威尔逊花了将近10年的思考和行动完成的,从1930年威尔逊从事纪实采访开始,深入调查当时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贫困中备受摧残的工人等等社会现象,到1940年第一次出版。为什么作者威尔逊作为一个美国人要对社会主义如此地抱有希望?当时美国1929到1933年的经济萧条和危机时期,威尔逊认为美国需要一场来自社会主义理念的洗礼,他亦认同美国共产党提出的政治纲领,他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道德价值出现了问题。他亲自去苏联,进而对社会主义历程进行详尽叙述,从现实中升华出社会主义的求索过程。

    叙述方式:人物与历史的统一。作者威尔逊通过描述米什莱叙述法国大革命的文本写作方法来引射自己的文本叙述方式。首先是米什莱发现了维柯,这里的发现除了米什莱的生命中发现维柯这个人以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维柯的写作特点,米什莱借鉴了维柯的“社会的有机特性”和“人性自我创造”的特性,运用这样的文本叙述方法完成了他的《法国大革命史》。继而又评价了勒南、丹纳以及法朗士三人的文本叙述方式,通过米什莱与三人之间的比较,采取作者认为合理和迷人的方式开始了对社会主义这一个理论的旅行。

    威尔逊就是运用这种语言文字与细节结合的文本方式将人物和历史融入一起,他有自己的思想立场,但又游离于笔下人物之中,对人物的赞赏和批判从来都是直言不讳。作者结合思想历程去演绎历史,换言之,就是结合每一位社会主义者的生活状况或文化背景来演绎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三个迷人之处是它的文学性。威尔逊是第一个将《资本论》当作文学作品来读的人。虽然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历史,但是不同于其他的史学书平铺直叙地去讲述每一件历史史实,而是用热切的基调去描述每一位思想者或者实践者风风火火闹革命的情景,从侧面烘托社会主义变迁路途的坎坷和艰辛。其中有一点触动人心的地方是,书中每一位人物都是经历了生活的困境,但也是思想的颠簸,作品中每一位主要角色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而死的,不管是演讲巴贝夫的答辩书还是历史行动中的拉萨尔,最后都是不美好的结局,流放或者自杀,读到让人觉得很心酸,深切地感受到那时候改造世界的艰难和痛苦,换句话说,正是这些革命者用贫穷,牢狱,病痛,来推动历史的进程,成就了今天的社会主义。可以说今天的社会主义是用很多人的鲜血换来的。每一次思想变革或者社会变革,都是要付出很多的,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传统文化,要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想都要经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要抵得住黑化、诋毁,抵得住多大的诋毁就能禁得住多大的赞美,对于今天我们现代人生活也是实用的。时刻牢记自己的初衷,并坚持走下去。

    最后,一个生活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度中的历史评价人物,在80年前,对于社会主义所报的希望如此之大,那对于今天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我们,有什么心灵的触动呢?值得深思。

    此外,网上有一些对于威尔逊这部著作的消极评价,我想说任何被标签化的人物背后,总会存在将其标签化的推手。最为彰显之处,乃是刻意淡化特定的历史语境及其影响,这句话对评价威尔逊实用,对于批判那些黑化马克思、列宁的现象,对于正确辨析各类网络文章同样实用。

延伸阅读:

   《到芬兰车站》

   作者:  埃德蒙·威尔逊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历史写作及行动研究
   原作名: To the Finland Station: A     Study in the Writing and Acting of History
   译者:  刘森尧 
   出版年: 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