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晓华(1965年—— )中共党员,教授。198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山西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和思政课教学法。
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时间,主持/参与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城市工作的政策与实践,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年,主持;
2. 红船精神在太原——解放战争时期太原东山城市工作站研究,山西省社科联项目,2018年,主持;
3. 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会项目,2009年5月~2010年10月,主持;
4. 陶鲁笳研究,山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项目,2003年8月~2005年8月,主持;
5.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比较研究,山西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01年10月~2003年3月,主持;
发表的论文/代表论文:
1.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2期;
2.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2期;
3. 《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载《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9期;
4. 《张之洞兴学育才思想探源》,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史论结合》,载《沧桑》2009年第2期;
6. 《毛泽东、邓小平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对比研究》,载《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
7. 《山西大学堂与辛亥革命》,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8. 《血肉长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党组织(上)》,载《山西日报》2001年6月5日第三版;
9. 《历史的选择——先进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轨迹》,载《党史文汇》2001年第7期;
10.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方法探讨》,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2期;
11. 《中国革命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2. 《陶鲁笳在太行山最艰苦的抗日岁月》,载《山西老年》1998年第4期;
13. 《屠仁守思想倾向剖析》,载《晋阳学刊》1998年第1期;
14. 《略论清代监察制度》,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专著与主编教材:
1. 《山西大学青年运动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参与撰稿;
2. 《三晋英模》,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副主编;
3. 《三晋历史人物》,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参与撰稿。
科研教学获奖情况:
1. 山西省高校思想理论课“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2009年8月;
2. 山西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05年1月;
3. 山西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04年5月;
4. 2002年度“百部(篇)工程”一等奖,2003年4月;
5. 山西大学首届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2年10月。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
邮编:030006 电话:0351-7011244 Email:sdmywenyingqiushi@163.com